難點痛點分析
目前對于產量、能耗的統計還停留在人工抄報層面,工作效率低,統計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容易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并且生產管理所需的能耗數據、產量數據等數據需要各車間和統計部門進行關聯計算后定期呈報,費時費力,企業管理者難以及時準確的掌握實際的生產及用能現狀。
建廠時間較早,現場能源介質多,管道錯綜復雜,現場調研發現,部分管道與設備存在跑、冒、滴、漏的現象,造成能源的浪費。
目前相關的設備維護維修記錄主要還是靠手工填寫記錄,一方面長期設備維護維修工作中積淀下來的好的經驗和知識不便于保存、共享和傳承,另一方面對于設備故障的處理還處于事后處理階段,難以做到對設備歷史故障的追溯以及全面、系統性匯總分析,不能及時預判設備故障,進一步提升設備運轉率遇到瓶頸。
節能效益
風機能效提升節能。現場有5臺風機,額定功率132kW,均采用了變頻器進行調速。通過系統對比分析功能對各分廠風機對比發現,1#和4#分廠風機功率在30kW左右,但2#、3#、6#分廠風機功率達到42kW,用戶發現問題后對2#、3#、6#分廠風機進行了檢修,使其運行功率和1#、4#一樣。通過對風機維修后每年可節約電費18萬元。
優化電費結構,減少成本支出。目前該廠電費按照容量計費,計費容量10800kVA,單價28元,月基本電費302400元,通過系統電費結構分析模塊發現近幾個月監測發現最大負荷為3月份,最大值為5712kW,單價為38元,按照需量計費方式,申報額度為6000kW,月基本電費為228000元。通過對電費結構進行優化,一個月可節約基本電費74400元,每年可節約電費約90萬。
非節能效益
通過節能系統對空壓機、真空循環泵等重要設備運行狀態的全面監測、分析,為生產計劃的動態編制提供實時依據,同時在線跟蹤所有設備的運轉狀況和生產進程,確保作業計劃實時動態調整。
通過節能系統設備檔案管理功能對重點用能設備、計量設備分類梳理,建立以能耗設備為中心,對其關聯的配件信息、維修信息等進行管理,及時掌握現場設備運行的關鍵數據。